【宅家旅游!】🌈你家也是打卡点📸️盘点新加坡8大网红组屋HDB!

1.复古电视机

占用六层楼的模拟电视测试屏幕,一眼就能辨识出来,耳边好像还响起了以前电视的滋滋声呢。这个精致的设计由组屋的居民投票决定,也为附近另外14栋组屋染上复古氛围,整个地方就是一个打卡圣地啊!

 

地址:417 Tampines Street 41, Block 417, Singapore 520417

 

2.彩虹楼

 

 
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
 

A post shared by Olfert (@o2ams)

想看彩虹的时候不用再盼着雨后才能见到,后港这座组屋就有一个随时都能看见的彩虹。其实之前勿洛(Bedok)也有一栋“彩虹楼”,但在翻新后彩虹已经被盖住,新加坡唯一一栋“彩虹组屋”可能只能在后港找到了。

地址:Hougang Ave 7 blk 316

 

3.梯田组屋

榜鹅水滨台I和II建于2015年,其建筑灵感取自于亚洲层层叠叠的水稻梯田。屋顶露台形成的层叠的天际线以及独特的布局,增强了造型的梯田形状。组屋的设计利用空气自然流动和太阳路径,优化了自然通风和光照条件,也减少了热量吸收。组屋的视野都朝向海滨和丛林庭院,六角形的中央空地作为主题景观元素,强化了生活在城市绿洲中的理念,给人很舒适的感觉。

地址:punggol waterway terraces I & II

 

4. 蒙德里安风

德惠巷的7栋组屋在2018年翻新,外墙被重新油漆,白墙上的红色、黄色、蓝色形成一种马赛克风。这个设计非常适合组屋方形的形状,让一栋栋屋子看起来不再如此单调。这个配色方案的灵感来自荷兰画家皮特・蒙德里安(Piet Mondrain)的Composition系列,通过纯粹的色彩和线条,让组屋变成社区的亮点。

地址:Teck Whye Blk 1-7

 

 

5. 倾斜楼顶

 
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
 

A post shared by by Evan & Jean (@bidadarikakis)


这几栋组屋的倾斜时屋顶设计感十足,衬上红色和橙色的线条,会不会给人一种想要从斜顶滑下来的冲动?梯形设计让组屋看起来像是躺着的三角形,还有点像课本里的数学题呢。新加坡早期的进行城市规划想让不同的邻里有独一无二的外貌,因此波东巴西这些组屋的顶盖不是建筑上的错误,而是有好好计划过的哦~

地址:142 Potong Pasir Ave 3

 

6.巨大四叶草

这座组屋建于1981年,由4个圆形大柱组合而成,是宏茂桥的地标建筑。这也是建屋局的尝试之一,虽然有人觉得这栋楼看起来像个巨大的四叶草,挺可爱的,但也有人批评圆形的墙壁比较难摆放家具。这里在2014年被重命名为The Clover @ Kebun Baru,是新加坡唯一一个圆形组屋。
地址:259 Ang Mo Kio Avenue 2

 

7. 新加坡的“万里长城”

 

黄埔这栋组屋建于1971年,半环形建筑外观让组屋看起来好像被一座墙保护着。这里的走廊长达320米,相对于3个足球场的长度,是新加坡最长的组屋。

这座组屋因为这长长的走廊成为加冷(Kallang)的地标之一,2020年还在新加坡邮政局(SingPost)的邮票上出现过哦~

地址:34 Whampoa W

 

 

8. 梧槽坊 Rochor Centre

 
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
 

A post shared by Isaiah Kuan (@isaiahkuan)

 

梧槽坊建于1977年,是70年代市区的重要地标之一。这里的四座组屋拥有缤纷色彩的外观,而且购物商场和住宅都建在同一个屋檐下,十分特别。

但是为了建设南北交通廊道(North-South Corridor),梧槽坊在2018年被拆除,引起许多人的不舍。40多年的历史,如今只能通过照片回忆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